李绍彬同志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09-03-06 18:01 | 来源:本站原创 | 文章发布:付晓华 | 点击:

 

李绍彬同志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3月6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8年全市教育工作,表彰全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刚才,治国局长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讲的很好,我完全赞同,希望同志们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分析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市教育工作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许多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基础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市政府一建五扩校建工程投入使用,有效地缓解了中心城区入学难、大班额问题。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促进了教育公平。优质高中建设步伐加快,普通高中教育毛入学率提高,教育质量逐步提升。二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加快。发展思路更加明确,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办学水平显著提升,为全市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适用人才。三是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成就。教师培训年活动富有成效,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有序启动,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初步建立,教师在职称、年龄、学历等结构呈现出新变化。四是教育系统行风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市教育系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抓作风带行风,精神面貌发生了大变化,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的结果,是社会各界与人民群众热心关注和一贯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多年如一日呕心沥血、辛勤工作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还不相适应。二是优质教育资源还相对短缺,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教育发展还不够平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发展还不协调。四是农村教育仍然薄弱,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对接机制还不够完善。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尽快加以解决。
        二、统一思想,科学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教育
        近年来,我市教育事业之所以取得较大成绩,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努力在打造教育和谐上下功夫。而对今年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要保持全市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尤其要突出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要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世界发展的实践证明,凡是发达国家,发达地区,首先是教育发达,科技发达。党的十七大报名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指示精神,不断强化各级政府责任,有关部门、社会各界要多为教育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二要确保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事业要科学发展就必须统筹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尤其要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要通过陈旧校舍改造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布局调整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通过建立激励引导机制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水平。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普通高中是升学预备教育,担负着为高效输送优秀生源的重要任务,高考升学率是普通高中办学质量的最重要指标,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提高高考升学率,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今后要以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实用人才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的观点,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要求,真正把素质教育引入师生头脑,引入教育教学实践,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三要确保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人的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教育的普惠性,更加关注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权,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扶助的有关政策,重点解决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不平衡和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问题。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划片招生、就近免试入学的规定,遏制择校热问题。要通过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全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做好各项工作需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对今年的教育工作,治国局长已经做了具体部署。为了圆满完成以上目标和任务,下面,我再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保重点,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公益性,各级政府要全面增强政府办教育的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好政府职责,努力建立起完善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一要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育支付中心建设,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二要确保国家政策落实到位。在农村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教科书费等政策要确保全面落实。学校公用经费要按标准拨付;转移支付资金和相关配套资金要足额及时投放;城市教育费附加要足额征收并按比例提取。各县市区政府要认真检查本级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问题,做到不挤占、不挪用、不平调,及时足额拨付教育部门。三要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圆满完成年内改造陈旧校舍任务。四要搞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各县(市)区要科学预测未来几年的生源变化情况,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制定学区建设和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整合学区内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积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办学。同时,还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普及推广、教师资源的合理调配等,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是抓热点,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质量。首先是教育质量问题。在“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中,许多都关系到教育的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广大群众的期盼。国家对此一直高度重视,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教育部调研时,做出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重要指示。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做客“人民网”时也响亮地提出,下一步教育的关键词是“提高质量”。我们必须认识到,学习成绩仍然是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升学率特别是高考升学率也仍然是检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强调教育质量,不能忽视学习成绩。成绩上去了,高考升学率上去了,意味着我们为国家输送的人才增多了,国家受益;意味着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得到了全面发展,群众满意;意味着学生本人能够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愿意。这是一个多赢的选择。近年来,从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看,就业标准很低,高质量、稳定性就业偏少,归根结底也是质量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唱响教育质量建设的主旋律,大张旗鼓地抓,毫不放松地抓,坚持不懈地抓。力争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我市的教育质量有一个新的跨越,这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主要任务。怎么样提高质量,各位都是内行,都是专家,我只强调“三句话”:第一句是“指导有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包括教研室,必须研究好,谋划好,指导好;第二句是“管理有力”,学校的一切管理工作都要围绕质量来展开,以强有力的管理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第三句是“教法有效”,也就是向教研要质量,搞好教学、教法的改革。这也是广大教师的共同责任。其次是行风建设问题。一要坚持依法办学。义务教育阶段不能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学校,不能以重点学校的名义开展招生等宣传活动,依法规范办学行为。二要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全面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各级教育、财政和物价部门要对学校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凡不规范的收费项目一律废止。普通高中要严格执行招收择校生“限钱数、限人数、限分数”的“三限”政策,实行“阳光招生,阳光收费”。农村初中小学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全免政策,不得再收取其它任何费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收费。三要严格规范办学行为。禁止义务教育阶段以赢利为目的办班、补课,进一步健全公开透明的招生工作体系,完善各项招生考试办法,严肃招生纪律,提供公平公正的入学和升学机会。进一步推动依法行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规范办学行为检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顶风违纪、影响恶劣的案件,要公开曝光,要依法依规从严从重处理,狠刹影响社会和谐、违背教育规律、损坏教育形象的不正之风。
三是攻难点,增强教育保障能力,加快改革创新实践。一方面要加大教育资金投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投入作保障,不可能办出一流的教育。近年来,各级政府在保障教育投入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3年以来,全市教育投入达30亿元,是我市教育史上投入最多最好的时期。这既得益于改革发展的成果,也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但从总体上看,投入不足仍是制约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因此,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不动摇,努力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当前,国家对教育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分析国家政策走向,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研究政策,依靠政策,谋划项目,争取支持。目前,我市在这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严重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配套不到位。如国家08年底投入1000亿元用于重点项目建设,我市经过艰苦努力争取资金6280万元,要求项目09年2月底全市动工,我市多数县能按要求实施,但仍有个别县的建设项目,截止目前县级配套仍未到位,工程迟迟不能开工,严重影响了全市进度,省里正准备把项目收回。有的县甚至两年的校舍维修改造县级配套资金不落实,市政府和市保障办多次督查,仍未兑现,造成工程不能顺利实施,施工单位不断上访。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县级政府高度重视,抓紧解决。另一方面是加快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去年11月份,我市拉开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序幕,目前正进入清理清查教师阶段,要求到今年12月份完成54所学校试点改革计划。当前全市的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势头良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涉及到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认真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公开就是公开政策、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增强改革工作的透明度;平等就是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每一位教职工一视同仁;竞争择优就是通过严格考试考核,竞争择优聘任上岗。二是坚持按劳分配,优绩优酬,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原则。工资分配上体现岗位和工作的差异性,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三是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的原则。改革工作既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敢于动真格,不打和牌,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同时也要坚决守住“稳定”这条底线,精心组织,稳步实施,坚决防止因改革政策或操作程序不完善、不规范引发教师心理上的不平衡,情绪上的不稳定,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注意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在和谐环境中顺利进行。
  四是出亮点, 强力推进职业教育攻坚。今年是落实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尤为重要。去年,市政府已成了立职业教育攻坚领导组,出台了实施方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摆上位置,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顺利推进。一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试点先行,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全市职业教育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促进职业教育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二要着力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启动实施好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薄弱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三大工程,充分发挥示范性职业院校引领作用,支持专业特色、就业率高但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比较完备的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与就业结合的实践平台。三要调整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突出抓好职业教育和各类培训,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努力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四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办学特色,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调协,开发精品教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强就业创新能力。
         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强力保障
        加快教育发展,领导重视是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协调、引导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精心组织、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一)要统一认识,加大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市委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的高度,站在“教育立市”的高度,切实把教育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教育工作作为关注民生、解决民生的一个关键,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树立“为官一任,兴教一方”的责任意识,全面抓好教育发展规划、教育政策落实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切实推进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
        (二)要警钟长鸣,切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学校安全无小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不仅要有严格的制度,还要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制度和预案的落实,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要对楼道踩踏、食物中毒、火灾、外出活动、打架斗殴、意外伤害事故等严加防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课业负担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个别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思想工作稍一不到位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此外,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加强学校管理,坚决杜绝发生各种安全责任事故。
        (三)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精神,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落实中小学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完善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对口支援制度,实现区域内教师资源共享。注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吸纳、交流、兼职等多种途径,建设一支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高水平职业教师队伍。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人才、稳定人才。要积极改善广大教师的生活条件,团结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中,稳定教师队伍。
        (四)要齐抓共管,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发展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履行职责;相关部门、社会各界要齐抓共管,协调配合、尽心尽力为教育多办实事、多办好事。今年,我们将继续实施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制度。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加大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力度。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职责,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不断加强对教育工作的规划、部署、协调和组织实施,主动与各部门联系,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发展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人文化”管理,要一心一意搞业务,专心致志抓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同志们,我市教育事业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让我们以只争朝夕和时不我待的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打造周口和谐教育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章搜索

网站链接